- · 人民司法版面费是多少[01/26]
- · 《人民司法》投稿方式[01/26]
- · 《人民司法》期刊栏目设[01/26]
凝“新”聚力 扬帆起航 滨城区人民法院小营法庭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“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,在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,张天宇被隔离在家,那段期间她不仅要完成线上的开庭辅助工作,还要整理相关工作报告,因为在家办公不和线下一样,处理工作变得
“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,在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,张天宇被隔离在家,那段期间她不仅要完成线上的开庭辅助工作,还要整理相关工作报告,因为在家办公不和线下一样,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复杂,不过她还是认真完成了。”小营法庭书记员李素珍说。
编者按: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爱岗敬业,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火热的青春;他们身担重任,工作尽职尽责,守护司法公正。他们立足自身岗位,用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,为捍卫司法事业筑起坚实的城墙。为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标杆作用,滨城区人民法院推出“身边最美书记员”专栏,用身边人身边事,激励引导司法工作者尽职履责、为民服务、担当作为,为全区司法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,为推动滨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。
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两本厚厚的笔记本见证了司法辅助工作道路上的艰辛
近日,大众网·海报新闻记者来到张天宇的办公室,一摞摞案例和卷宗整齐地摆放在书柜里,桌面上非常整洁,桌上的两个日记本引起了记者的关注。张天宇告诉记者,随着案件数量越来越多,她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。怎么在繁杂的案件中细致地完成每件案件的记录,将千头万绪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,张天宇用了最简单有效的办法。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我手里常年有两个专用本子,其中一个工作小日志记录着庭审案件的排期时间、案号,当事人姓名及是不是本地人,网络庭审还是庭审直播等相关情况。另一个本子记录着每个案件的当事人或代理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,以及电话沟通后的具体情况。做到每起案件同步记录,掌握每起案件的基本情况。”
在滨城区法院小营法庭里有这样一个人,作为90后,她不是舞台的主角,却依然和着节拍翩翩起舞;不参与裁判,可判决书上仍为她保留了一席之地。她不穿法袍,不敲法槌,平凡、普通,但却是审判工作每一个环节顺利开展的坚实保障,是审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“螺丝钉”,她的名字叫张天宇,1996年出生的她,对待工作认真负责、积极上进。“青春正当时,我觉得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,没有等出来的辉煌!”张天宇说。
记者拿起笔记本仔细地翻阅着,当记者问起这本笔记记录了多少案件的排期时间及案号时,“我这来到法院也就三年多点,也没记录多少……”张天宇笑着对记者说。随后记者拿起笔记本粗略数了数案件数量,每页差不多记录了4个排期时间及案号,约6厘米厚的笔记本已经记录了160多页,差不多有600多起案件。这一页页笔记的背后是张天宇默默的付出,也见证了她司法辅助工作的艰辛历程。
把心贴近当事人 用行动服务好每一名群众
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扎根为民服务中。”张天宇每天在审判庭里面敲打着键盘,和当事人打交道,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,虽然累点、忙点、单调点,但她的心里却很充实。张天宇每天开庭记录整理案件差不多需要打2万字以上,手腕酸痛的她常常在下班时习惯用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进行按压,张天宇告诉记者这样做会让手腕放松,血流舒畅。看着张天宇红肿的手腕,记者也不禁替她心疼起来。
在工作中,张天宇始终把当事人的难事当成自己的“家事”,把当事人当成“自家人”,她的工作也得到当事人的认可。当看到当事人满意的样子时,她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。张天宇来到小营法庭的这三年里,几乎每天晚上都加班,即便是下班后她还是会一遍遍拨打案件当事人的电话号码,进行庭后联系,保证每一名当事人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案件办理情况。
青春是用来绽放的,在这朝气蓬勃的美好年华,也为了心中的梦想,张天宇始终为民服务,筑梦远航,她用自己的对法院的热心温暖了无数到法院办案的群众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守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。
大众网·海报新闻记者 张鹏 滨州报道
文章来源:《人民司法》 网址: http://www.rmsf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021/891.html
上一篇:三明沙县区:司法拍卖助力案件顺利执结
下一篇:没有了